踏入大学就拿到读博“门票”,是什么样的体验?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宣布,即将启动第三届“新农学”本—博贯通创新班选拔工作,面向全校一年级本科生择优选拔30人,组建第三届新农班。
本—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越来越多广东高校落地。
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是读博的“捷径”吗?这将如何加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覆盖文理医工农学科
什么是“本—博贯通”?通俗来说,就是本博连读,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统一连续就读,学生完成学习并通过答辩后,可以拿到博士学位。
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2022年,华南农业大学设立“新农学创新班”,实行本—博贯通培养;广东工业大学设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硕—博”贯通培养创新班;广州大学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试点“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
一年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开始招收首届本科学生,并设置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和本博连读的培养方案。
在文科专业,广东高校也探索了本—博贯通培养模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于2022年启动了本硕博贯通培养专项推免生选拔方案,进一步完善外语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对于本—博贯通培养,广东高校一些医学类专业已有20年的探索。
由于医学学科的特殊性,不少医学类专业较早探索实行长学制办学模式,以本—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2004年,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开办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均成为学校的王牌专业。
可以说,广东高校本—博贯通专业,已覆盖文理医工农等多个学科。
不意味着读博有“捷径”
目前,高校对本博连读的选拔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设置单独专业,在高考后从填报有相关志愿的考生中选拔,如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广东工业大学“强芯工程”本硕博贯通培养创新班。
另一种则是入学就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选拔,如华南农业大学“新农学”本—博贯通创新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本硕博贯通培养专项。
“本博”连读,怎么读?
在华南农业大学,“新农学创新班”依托作物学一级学科,每年在春季学期开学初从全校大一学生中选拔30人组建而成。该创新班的培养年限一般为8年,实行“3+1+4”的培养模式。学生前三年完成本科阶段的主要课程;第四学年除了开展本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之外,还要修读22学分的本博贯通的专业课程,为攻读博士研究生做好衔接准备。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马启彬介绍,本博课程贯通,实行“一张表”递进式课题体系,学生在前4年就能统筹按照本科和博士阶段的课程要求和学位论文要求进行学习,后续不必重复修读课程,学习和培养效率大大提高。
但是,本—博贯通不意味着读博有了捷径。
马启彬说,虽然学生们拿到了创新班的“门票”,但必须按照人才培养的高标准要求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且本科阶段前三年的平均绩点需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推免资格条件,才可以获得读博的“入场券”。
广东工业大学“强芯工程”本硕博贯通培养创新班的学生通过高考录取而来,30个人的班级“只出不进”。广工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熊晓明介绍,2022年招收的第一届30个学生中,已有3人因成绩不合格退出了创新班,后续不会再增补。
这一创新班的学生可选择逐步完成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学段,也可以在大四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时,选择5年制的硕博连读或直博。
与普通班级相比,创新班的教学有什么特点?“教学会更加深入,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也可以跨年级选修课程。”熊晓明介绍,同样的课程,创新班的学生要学得更深。他以数学来打比方:普通班学到加减乘除,创新班就要学到解方程、开方。
今年大二的庄焕欣是“强芯工程”创新班第一届学生。在他看来,创新班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模拟电子技术课,老师就要求我们做一个实物出来,从设计到组装都得自己完成,很锻炼人”。
构建跨校贯通培养机制成为新需要
当前,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高校面向医学、信息、农业等领域,积极探索“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创新路径,也是对国家重大需要的自觉回应。
“不难发现,设立贯通培养创新班的学科专业,都紧扣国家战略急需,主动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广州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曾小军说。
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晖认为,与读完本科,再考硕士、博士相比,本博贯通培养能够化解考研、考博等应试准备对科研创新能力发展的干扰,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推动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
目前,本—博贯通培养模式多布局在临床医学、农学、电子信息类等学科。余晖认为,这些学科多属于理工科,相比于人文社会学科,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知识进步,更倚重年轻科学家。
余晖举例,关于顶尖科学家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显示,科学家创造力的巅峰期多为攻读博士学位以来的20年内,许多诺奖级科学发现正是诞生于科学家职业生涯的这一时期。“因此,理工科对于科研人才培养的时间进程有更强的敏感性和紧迫感,希望通过缩短博士生培养周期,助力年轻科学家尽早达到创造力峰值。”
随着本—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推广,高校人才培养将迎来哪些新变化?
“淡化应试考核是一个方向。”曾小军说,本—博贯通培养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更突出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余晖认为,未来,构建跨校贯通培养机制将成为新需要。对于高校自身而言,学生的转出或许被视为优质生源的“流失”,但站在全局角度,推动优质生源在校际合理有序流动,有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
“有必要为学生流动创设宽松的制度环境和灵活的保障机制,将各校内部的‘小贯通’拓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大环流’。”余晖建议,可由专业共同体确立关于本—博贯通人才培养的通行标准,包含生源、师资、课程、学分、考核等方面,并建立有效的校际协调机制。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