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脑成像、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进步,脑科学日益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关键领域。国际教育研究界持续关注脑科学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神经科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该领域不仅为揭示学习机制、优化教学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路径,也为应对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当前,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正从基础实验室走向学校、社会、家庭、企业、医学、军事等更广泛的教育场域,强调神经机制研究的生态效度和实践转化价值。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也不断拓展研究对象,包括正常发展个体与各类特殊人群,力求更全面理解人类教与学的本质。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神经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协同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将于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主题为“智创未来:学习科学与智慧教育新范式”的2025学术年会,并设立“教育神经科学”子会议。诚邀从事脑与教育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青年科研人员、在读研究生以及实践工作者积极投稿并参会。
一、组织单位与议程委员会
(一)指导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二)主办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三)承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
(四)议程委员会:
主席:
周加仙:华东师范大学
副主席:
陈庆荣:南京师范大学
李开云:济南大学
李先春:华东师范大学
孙炳海:浙江师范大学
田京: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张羽:清华大学
秘书长:
潘亚峰:浙江大学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安海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蔡丹:上海师范大学
蔡瑛:浙江大学
陈安涛:上海体育大学
陈飞燕:浙江大学
成晓君:深圳大学
崔佳歆:河北师范大学
丁柯雅:上海师范大学
耿凤基:浙江大学
何清华:西南大学
侯建成:福建师范大学
胡银莹:上海师范大学
姜淞秀:聊城大学
李利:华南师范大学
李璐:昆明文理学院
李华云:浙江师范大学
李艳玮:南京晓庄学院
厉伟: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刘涛:上海大学
刘威:华中师范大学
刘哲雨:天津师范大学
卢春明:北京师范大学
裴蕾丝:香港教育大学
皮忠玲:陕西师范大学
王秀芳:廊坊师范学院
肖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衣新发:陕西师范大学
张畅芯:华东师范大学
章熠:华东师范大学
朱艳梅:南京晓庄学院
二、会议时间与地点
(一)时间:2025年10月17日-19日,其中17号为工作坊活动,18、19日为大会和分论坛活动。
(二)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三)大会网站:https://bdata.bnu.edu.cn/conf/
三、参会对象
(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理事、会员
(二)学习科学领域的学者、研究生及实践人员
(三)关心学习科学的一线校长、教师
(四)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
四、论文征集
(一)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脑与学校教育、脑与社会教育、脑与家庭教育、脑与企业教育、脑与医学教育、脑与军事教育等方面内容所展开的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正常人群、特殊人群等,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对人类教与学的理解与实践转化。
(二)征文要求
1. 论文分长论文、短论文和海报三种形式,长论文要求不多于8页,短论文要求不多于4页,海报不多于2页。
2. 投稿文件需为WORD格式,中文论文格式模板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论文投稿模板二维码)
(三)论文报送
论文命名方式为“LS1-姓名-单位-文章类型”(例如:LS1-张果果-华中师范大学-长论文)。请于2025年7月20日前点击链接:https://www.wjx.cn/vm/moDw3n7.aspx#,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论文,过时不予处理。

(论文提交网址二维码)
(四)论文汇报及推荐
1.2025年9月4日前公布论文录取名单。
2.被录取论文要求至少一名作者正式注册参会,才能被收入论文集。
3.优秀论文将有机会被推荐至《教学研究》及CSSCI来源期刊正式发表。
五、联系方式
2025学术年会组织相关事宜: rals2025@163.com
LS1-教育神经科学主题相关事宜: yafeng.pan@zju.edu.cn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
2025年6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