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分会动态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2025学会年会

                                                                                   ——WS9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研究工具工作坊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11-10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17日,由清华大学教育学院与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联合发起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研究工具”工作坊顺利举行。工作坊吸引了多所高校的师生以及中小学教师的参与。

    工作坊主席、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张羽教授致辞,感谢观众对工作坊的关注。她表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领域广泛且复杂,亟需动员更多的研究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和学生,开展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探索,推动识别有助于学生成长的AI教学模式。为此,工作坊组织了“智能课堂对话分析”、“智能研究平台”和“智能研究工具”三个主题圆桌,在邀请专家展示研究工具价值与潜力的同时,也通过批判性交流与讨论挖掘潜在问题与局限,期待观众与嘉宾充分互动,就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研究工具的未来发展提供精彩见解

    “智能课堂对话分析”板块中,清华大学龙芸博士、西北民族大学看召草博士,清华大学罗裕佳同学分享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课堂对话分析前沿成果,展示了AI助力规模化课堂对话分析的潜力。

    “智能研究平台”板块中,西北师范大学周媛副教授、清华大学郝展欣博士于济凡博士分别围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群体智能驱动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以及人机协同教学创新策略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展示了教育教学智能平台建设的最新进展以及教学一线的创新实践。

    “智能研究工具”板块中,清华大学李星达、刘晓波和潘黄合同学分享了脑电/近红外、神经生理测量和眼动技术在学习规律探索中的应用案例,展示了新型数据类型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圆桌讨论环节气氛热烈,现场观众与嘉宾展开了深入交流。讨论中,嘉宾们坦诚指出了研究工具在实践应用、数据伦理、可解释性及工具通用性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议题和方向。”



    最后,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陈菁菁分享了自己对本次工作坊的感受,她认为虽然现有研究工具各有局限,但在确保伦理与安全的前提下,应鼓励其在更多真实场景中的应用与验证。唯有通过广泛使用、持续迭代,技术才能从“概念可行”走向“课堂可用”。希望此次工作坊成为一个新的起点,推动研究者和青年学子持续探索AI赋能教育的有效路径。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邮编:066004

    ©版权所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  

    技术支持  燕山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