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学习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促进学习科学领域各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简称“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即将于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以“智创未来:学习科学与智慧教育新范式”为主题的2025学术年会。此次年会旨在深化学习科学理论,激发实践研究的活力,并强化学者间的交流合作。会议包括专家主旨报告、子会议、工作坊等环节。诚邀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同仁们参加本次学术年会。
一、会议内容
(一)专家主旨报告
会议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教授、西南大学朱德全教授、浙江大学吴飞教授、清华大学韩锡斌教授作主旨报告。

董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创新群体负责人。从事儿童青少年学习及其脑机制、脑智发育评估与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项目等。现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八届教育部科技委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专门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2012.7—2022.5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朱德全,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学部部长,西南大学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首席责任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获得者、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吴飞,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多媒体分析与检索和统计学习理论。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曾任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系访问学者(2009.10-2010.8)。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组长(2018.8-2020.12)、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指南编制专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科执行主编、中国工程院信息学部分刊信息电子前沿《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执行副主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曾获浙江大学第九届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202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电子学会2021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韩锡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聚焦于数字教育、混合教学、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成果奖三等奖。技术研发成果——“清华教育在线(THEOL)”系列教育教学软件获得39项国家软件著作权、校级和部级奖40余项,在500多所院校应用,成为学校成果转化标志性案例。2020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兼任教育部教育数字化咨询委员会委员(2023-2026),中国互联网协会智慧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3-2026),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21-2025),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24-2028),教育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8-2024)委员,国际期刊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Exchange(教育技术发展与交流)联合主编。曾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2009-2023),国际华人教育技术学会(SICET)会长(2018),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编制组组长(2020),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专家组副组长(2015-2020)。长期承担课程教学并指导研究生,曾获清华大学第十五届良师益友奖。
(二)子会议
LS1.教育神经科学
LS2.学习分析
LS3.学习技术
LS4.语文学习
LS5.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LS6.博士生研讨营
LS7.学习科学与教育创新
LS8. 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研讨营
(三)工作坊
WS1.在线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WS2.基础教育人机协同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
WS3.复杂网络分析的前沿教育应用
WS4.数智化国际中文教育
WS5.数智赋能思维训练与数字教材创新发展
WS6.中小学智能教育实践与创新
WS7.人智组队学习:前沿问题与研究路向
WS8.AI时代学习科学研究新范式
WS9.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研究工具
WS10.学习科学视角下AI赋能教与学的变革
WS11.从教学工具到数字伙伴:计算机支持的学科协作学习
WS12.学习科学素养对儿童的影响
WS13.学习科学与课堂教学
WS14.基于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证据的教育设计
二、会议报名
(一)注册方式:
请微信复制以下链接,或微信扫描二维码注册

https://ecsp.icbc.com.cn/api/authorize/v2?redirect_uri=https%3A%2F%2Fecsp.icbc.com.cn%2Fm%2Fassn%2Findex.html%3FcorpId%3D0000001924%23%2FgmPageMain%2F251
(二)注册时间:参会者可在10月17日24:00前进行注册
(三)收费标准
普通参会者:1000元/人。
学生及中小学一线教师:600元/人。
注:会议费包含资料费、餐费等,不含住宿费用和差旅费,会议费、住宿费、差旅费等回原单位报销。
(四)付款方式
本次年会不设线下收费,全部通过报名系统线上缴费。
请于10月17日前扫描系统二维码完成支付。
(五)会务费发票
会务费电子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统一开具,发票信息将于会议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参会代表预留邮箱中,请注意查收。
三、会务联系
(一)学习科学分会官网地址:
http://fzzl.ysu.edu.cn/lsra/index.htm
(二)学习科学年会网站:
https://bdata.bnu.edu.cn/conf/
(三)会务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黄老师
咨询电话:18813001950
邮箱:rals2025@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科技楼C区1107
附件:2025学术年会会议日程安排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
2025年9月23日
2025学术年会会议日程安排
时间 |
议程 |
第一天 10月17日 周五 |
08:00-09:00 |
现场报到 |
09:00-12:00 |
工作坊 |
12:30-14:00 |
午餐 |
14:00-18:00 |
工作坊 |
18:00-19:30 |
晚餐 |
19:30-22:00 |
工作坊 |
第二天 10月18日 周六 |
08:00-08:30 |
现场报到 |
08:30-08:50 |
领导致辞 |
08:50-09:10 |
与会人员合影 |
09:20-09:50 |
主旨报告1 |
09:50-10:20 |
主旨报告2 |
10:20-10:40 |
中场休息 |
10:40-11:40 |
特邀圆桌研讨 |
11:40-14:00 |
午餐 |
14:00-18:00 |
子会议一:教育神经科学 |
子会议二:学习科学 |
子会议三:学习技术 |
子会议四:语文学习 |
子会议五: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
子会议六:博士生研讨营 |
子会议七:学习科学与教育创新 |
子会议八: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研讨营 |
17:00-18:00 |
理事会闭门会议 |
18:00-19:30 |
晚餐 |
第三天 10月19日 周日 |
08:00-08:30 |
现场报到 |
08:30-09:00 |
主旨报告3 |
09:00-09:30 |
主旨报告4 |
9:30-09:50 |
中场休息 |
09:50-12:00 |
平行子会议 |
12:00-14:00 |
午餐 |
14:00-15:00 |
学习科学青年学者圆桌研讨 |
15:00-15:30 |
会议总结 |
15:30-15:50 |
成果发布 |
15:50-16:10 |
年会闭幕式 |
16:10-16:20 |
下届年会预告 |
备注:会议原则上按上述方案执行,若遇特殊情况,将据实进行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