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科学促进教育智慧发展,博士论坛彰显学术创新锋芒。2025年10月1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主办的2025学术年会LS6博士生研讨营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2122顺利举行。作为本届学术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LS6子会议面向博士生和广大青年学者征稿,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22篇论文,经过专家评审,最终录用并汇报高质量论文12篇。博士生研讨营由延安大学胡若楠老师主持,包括论文汇报和专题报告两个部分,并邀请到华中师范大学王涛副教授、江南大学的姚佳佳副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王梦倩老师担任点评嘉宾。
在上半场论文汇报中,浙江大学楚肖燕探讨了AI+XR融合教学对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首都师范大学苏海阔介绍了GAI支持的语文课堂对话模式研究;挪威科技大学李卓在线汇报了基于元分析的自我决定论对自我调节学习影响的研究述评;陕西师范大学黄雪玫解释了教学视频中视觉复杂度调节教师面部表情效应;河南大学肖琪团队汇报了高等教育5.0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理论框架;江西师范大学马悦介绍了团队有关教师自主支持对中职学生数字阅读素养影响的研究成果。
在上半场论文汇报结束后,博士生研讨营邀请到清华大学助理教授陈菁菁做题为“研究生成长与发展”专题报告。陈教授基于个人发展经历和调查研究,为在场博士生和青年学者带来了一场充满真知灼见又极具实操指导意义的职业发展分享。整场报告内容翔实、案例生动,在现场引发了热烈反响,为博士生们应对成长挑战、转变自身角色和规划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在子会议的下半场中,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唐莉蓉、于浩、牛晓杰分别做了有关教育智能体赋能医学生生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数智技术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在线学习共同体中的集体智慧研究的相关汇报;北京大学王佳宁介绍了情境兴趣的智能评估与动态演化机制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程玉梅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差异化教学涉及研究;华中师范大学高倩倩在线汇报了同步课堂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三位点评嘉宾对12篇汇报论文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点评,并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修改建议。


本届博士生研讨营继续开展“赠书传志”活动,所赠书目为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尚俊杰教授的《走进学习科学:教师学习科学理论手册》以及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杜玉霞老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研究》。现场通过基于会议内容的趣味抢答的形式送出赠书,共有8位幸运儿获得赠书。

博士生研讨营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培育学习科学青年学者的重要平台。本次博士生研讨营面向学习环境、学习机制、学习分析、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方面内容的研究,凸显学习科学的前沿问题、研究范式与方法创新。以博士生研讨营参与者为主体的学习科学研究分会2026年杰出青年学者训练营将于2026年8月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敬请关注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