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学习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促进学习科学领域各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简称“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围绕“智创未来:学习科学与智慧教育新范式”主题,将于2025年10月17日至10月1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召开2025学术年会。
数智技术的教育应用,推动着思维训练从内容至模式的不断变革,促使数字教材日益成为课堂变革和数智教育的重要抓手。如何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赋能思维训练变革和数字教材创新发展,成为教育领域亟待研究的前沿课题,成为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为此,广州大学杜玉霞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多家机构研究者共同组织举办“WS5:数智赋能思维训练与数字教材创新发展工作坊”。工作坊由广东省信息化思维训练虚拟教研室承办,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智启蓝墨大数据研究院等单位协办。
本工作坊聚焦前沿理论与实践,希望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深度研讨,推动数智赋能思维训练与数字教材创新发展的深入研究。工作坊将由专家学术报告、优秀论文或案例作者的主题汇报及《数智赋能的教育研究方法》、《GenAI时代如何做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研究》新书导读与赠书等活动构成,每场汇报均设有专家点评与互动交流环节,注重学术对话与研究指导。诚邀对相关主题感兴趣的教育研究者、教师及在读研究生积极参与,分享研究成果,共话数智教育新生态。
一、征文主题(包括但不完全限于此)
1.数智赋能思维训练的理论研究
2.数智赋能思维训练创新研究
3.数智赋能数字教材建设研究
4.数智赋能数字教材监测与管理研究
5.数智赋能数字教材创新应用研究
6.基于数字教材的个性化教学与评价研究
7.数字教材的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研究
8.数字教材应用的支持服务与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研究
9.数智教育新生态的构建研究
10.其他相关主题:自主选择与数智赋能思维训练与数字教材创新发展有关的议题。
二、征文要求
1.内容和格式要求
(1)论文内容需符合以上主题要求。论文分长论文和海报两种形式,长论文要求不多于12000字,海报不多于4000字。
(2)投稿论文需为WORD文件,论文格式模板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论文投稿模板二维码)
2.投稿方式及重要时间点
(1)论文投稿邮箱为:mindtrain99@163.com
(2)论文命名方式为“数智赋能思维训练与数字教材创新发展工作坊-姓名-单位”(例如:数智赋能思维训练与数字教材创新发展工作坊-丁XX-广州大学)。
(3)征文即日起开始至2025年9月8日结束,录用结果在2025年9月15日前公布。
温馨提示:为预留审核时间,请尽早投稿。
3.参会须知
(1)参会要求:会议录用论文将安排不同形式的会议报告,优秀论文有机会被推荐到学术期刊正式发表。录用论文至少需有一名作者注册参会方可安排会议报告。会议注册费将由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年会会务组统一收取。
(2)工作坊形式:本工作坊为期半天,主要包括专家报告、录用论文作者主题汇报、优秀案例分享、《数智赋能的教育研究方法》与《GenAI时代如何做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研究》新书导读与赠书等形式,具体议程将随主会议议程发布。
(3)工作坊时间:2025年10月17日14:00-18:00,学习科学研究分会2025学术年会期间(学术年会具体安排请参见“学习科学分会”微信公众号)。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区)
4.会议工作咨询联系方式
关于集体参会等相关工作的问题,请邮件mindtrain99@163.com或添加高老师微信ChaoshengHeart进行咨询。
三、组织机构
1.主席
杜玉霞,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广州大学知识工程与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信息化思维训练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教育技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学科带头人等职。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教育、数字教材、数智化思维训练、教师教育信息化等领域研究。著有《数智赋能的教育研究方法》、《GenAI时代如何做教师: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研究》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
2.联席主席
曹晓明,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陈梅,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胡航,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焦丽珍,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编辑部主任
梁磊,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柳立言,宁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李永,北京智启蓝墨大数据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乔爱玲,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王妍莉,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王海荣,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数字事业部主任
魏志慧,上海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
吴鹏泽,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
杨刚,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杨惠玲,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教授
温韫辉,清华大学出版社数字分社数字产品运营中心主任
尉晓玺,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张琪,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张绒,西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
张荣君,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中职教育出版分社副总编
张忠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培训与考试出版事业部主任
3.组织委员会主席
贺卫国,广东财经大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
4.组织委员会副主席(按姓氏拼音为序)
冯菲,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
高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高学敏,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
郭安,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
郭欣悦,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院教师
华子荀,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韩中美,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黄琼珍,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姜雨欣,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讲师
李赞坚,广州市电化教育馆创新研究部主任
缪静敏,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欧阳慧玲,《教育信息技术》杂志编辑部主任
沈霞娟,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王辞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吴若为,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教研及线上运营部副总监
杨琳,广州大学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高级实验师
尹合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
邓丹玫,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
5.组织委员会委员(按姓氏拼音为序)
曹小恩,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副校长
范瑾,惠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李春燕,广州市增城区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李正艳,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教师
梁秋燕,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高级教师
刘娟,广州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
吕贵香,广州大学网络与实验中心教师
欧椅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肖玉英,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叶小微,广州市启聪学校(广州实验教育集团花城实验学校)教师
张海容,广州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朱彦斌,广州中学高级教师
张田田,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教研专员
何雨昕,广东省信息化思维训练虚拟教研室秘书
林泳淇,广东省信息化思维训练虚拟教研室秘书
王婷,广东省信息化思维训练虚拟教研室秘书
谢晓,广东省信息化思维训练虚拟教研室秘书
许倩雯,广东省信息化思维训练虚拟教研室秘书
投稿请于2025年9月8日前发送指定邮箱,期待金秋与您相聚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
2025年8月25日
